新闻中心
-
【志成·重传承】乐道拾遗坚定文化自信,流光三月巧手传承非遗 —— 三·八节非遗手工主题活动
【志成·重传承】乐道拾遗坚定文化自信,流光三月巧手传承非遗 —— 三·八节非遗手工主题活动
【志成·迎中考】拼搏百日 不负韶华——初三学部举办中考百日誓师活动
【志成·迎中考】拼搏百日 不负韶华——初三学部举办中考百日誓师活动
【志成·大荣誉】国家级荣誉!艺术中心录制课程获评中小学“部级精品课”
【志成·大荣誉】国家级荣誉!艺术中心录制课程获评中小学“部级精品课”
-
科技创新
-
科技教育中心举行“学总书记讲话 谋高质量发展 助英才翱翔”主题学习活动
【志成·小当家】“翱翔计划”物理与地球科学领域三十五中基地召开第十五批培养学员课题中期汇报会
【志成·小当家】“翱翔计划”物理与地球科学领域三十五中基地召开第十五批培养学员课题中期汇报会
【志成·强特色】我校纳米科学实验课程获评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课程
【志成·强特色】我校纳米科学实验课程获评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课程
以特色课程建设促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我校纳米科学实验课程获评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课程
以特色课程建设促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我校纳米科学实验课程获评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课程
【志成·强特色】本学期三十五中学子219人次获区级以上科技奖项
【志成·强特色】本学期三十五中学子219人次获科区级以上科技奖项
艺术中心
-
【志成·大荣誉】国家级荣誉!艺术中心录制课程获评中小学“部级精品课”
【志成·大荣誉】国家级荣誉!艺术中心录制课程获评中小学“部级精品课”
【志成·大荣誉】我校3支合唱团在西城区第二十五届学生展演获得佳绩
【志成·大荣誉】我校3支合唱团在西城区第二十五届学生展演获得佳绩
【志成·大荣誉】金帆民乐团在2022年首都市民器乐大赛荣获“金奖”
【志成·大荣誉】金帆民乐团在2022年首都市民器乐大赛荣获“金奖”
【志成·强特色】志成管乐团荣获“中华杯”中国第十五届优秀管乐团队“示范团队”
【志成·强特色】志成管乐团荣获“中华杯”中国第十五届优秀管乐团队“示范团队”
【志成·强特色】“艺”起向未来——艺术中心学期工作回顾
【志成·强特色】“艺”起向未来——艺术中心学期工作回顾
【志成·强学术】市教育学会课题“基于五育融合的艺术教育综合改革”开题
【志成·强学术】市教育学会课题“基于五育融合的艺术教育综合改革”开题
【志成·大荣誉】我校金帆合唱团、志成合唱团于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分获少年组、童声组“一级团队”
【志成·大荣誉】我校金帆合唱团、志成合唱团于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分获少年组、童声组“一级团队”
鲁迅书院
-
八道湾鲁迅纪念馆团体参观申请
团体参观申请
回眸时看小於菟 纪念《阿Q正传》发表一百周年——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首届鲁迅文化周
鲁迅先生1931年在一首《答客诮》里写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首时看小於菟。”斯人已去85载,若算轮回,先生也该接近耄耋之年,仍用他的不朽文章温柔慈爱地回眸观望着今天的小於菟,关注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他要在人类前行的历史中厚植自主意识,激励一代又一代新人要书写真正的“人”字。
鲁迅先生140岁生日,献上鲜花和歌声
2021年9月25日,原本秋雨绵绵的天,居然放晴。由鲁迅亲友后人、老军人、新闻工作者,和北京三十五中学部分师生、老校友自愿发起的“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八道湾鲁迅纪念馆举行。三十多位来宾怀着喜悦的心情,在鲁迅与李大钊像前敬献花束,唱起“祝你生日快乐”歌,真诚表达对鲁迅先生及新文化革命先驱们的敬仰、热爱之情。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2021年首场志成教师读书会
为迎接第26个世界读书日,4月20日,2021年首场志成教师读书会在志成讲堂隆重举行。此次读书会的阅读书目是《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读书会主要包含作者导读、现场圆桌论坛两个环节,
2021年鲁迅书院期刊赠阅活动
为迎接4.23世界读书日,鲁迅书院于4月21日中午举办了期刊赠送活动。 上午十点,在学校运营中心的大力协助下,200多种近6000册2018年和2019年的期刊已经在鲁迅书院门前摆放好了,静候师生来挑选。
八道湾定点导读课•之鸭池
2019年6月19日,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室课题“中学语文区域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之“鲁迅在北京”课题进入定点导读的环节,课题组选取了现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园内的八道湾鲁迅纪念馆开展“八道湾定点导读课•之鸭池”的活动。
本周新书推荐——《论语译注》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残,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 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②“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本周推荐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大字本和典藏版两个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