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所学校...
返回到头条

本周新书推荐——《论语译注》

6/23/2019 8:00:00 AM 鲁迅书院 阅读:17313次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残,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

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②“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本周推荐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大字本和典藏版两个版本。

书名:论语译注(大字本)

作者:杨伯峻先生译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15

ISBN978-7-1011-0720-3

索书号:B222/56

适读人群:教师、学生、研究人员

论语译注(大字本).jpg


 《论语译注》(大字本)书影

书名:论语译注(典藏版·附论语词典)

作者:杨伯峻先生译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15

ISBN978-7-1011-0778-4

索书号:B222/57

适读人群:深入学习、研究《论语》或古代汉语的读者

论语译注(典藏版).jpg

《论语译注》(典藏版)书影

作者简介:

杨伯峻(19091992)原名杨德崇,湖南省长沙市人,著名语言学家。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历任中学教员、冯玉祥将军研究室成员、广东中山大学讲师、湖南民主报社社长、湖南省政治协商会议秘书处处长、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兰州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华书局编辑、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等。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的研究方面以及古籍的整理和译注方面。

主要著作:《列子集解》、《论语译注》、《孟子译注》、《春秋左传注》、《中国文法语文通解》、《文言语法》、《古汉语虚词》等。

杨伯峻.jpg

  杨伯峻先生像


内容简介:

《论语》20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蕴涵着儒家最为核心基本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经典。在古今诸家注疏中,尤以今人杨伯峻先生的译注兼具权威性与可读性,被公认为最适合于当代读者的《论语》读本之一。

《论语译注(大字本)》为简体大字本,加大开本及字号,版式疏朗,双色印刷,原文、译文及注释三部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便于查找,可有效减轻视力负担。各篇前配以清刊本《圣迹图》,使阅读过程更为赏心悦目。

《论语译注(典藏版·附论语词典)》是《论语译注(大字本)》的扩充版,增加了原来简体字本没有排而原来繁体字本有的《试论孔子》、导言例言、《论语词典》等欲深入学习、研究《论语》或古代汉语的读者,可以借此一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全貌。

知识背景:

《论语译注》缘何年销四十五万册

路艳霞 李扬

在中华书局网站首页上,语言学家、古文献学家杨伯峻译注的《论语译注》简体字本去年卖 33.8 万册,加上繁体字本等各种版本,该书全年总销量达 45 万册,创下历史新高。

同时,随着传统文化热度的升温,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藏书”丛书及“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的销量也连续三年增长。

《论语译注》一年销售翻番

这是一组耐人寻味的数字:2006 年,中华书局根据读者需求推出《论语译注(简体字本)》(杨伯峻译注),当年卖出 6000 册,时至 2015 年销售 15.6 万册,2016 年则比 2015 年的销售翻了一番多。

依旧是来自中华书局的数据,其旗下基础图书分社出版的“中华经典藏书”丛书及“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占分社所出图书比例连续三年增长,分别为 52%60%65%中华书局市场部主任李忠良面对这组数字,表示“有些吃惊”。据悉,根据市场反馈,《论语译注》衍生出随身版、大字版、典藏版、线装版、国民阅读丛书版、简体本、繁体本等多个版本,其中国民阅读丛书版从 2012 年至今印刷 11 次,简体本印刷28 次,繁体本印刷 36 次。

国学经典也成书店热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有一个销售数字,《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半年来销量 1500 本,远高于往年。京东图书的销售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论语译注》位于社科图书畅销榜第 12 位,高于不少热门图书,而《诗经》《山海经》同样在畅销榜上争得不错位次。高端的专业国学经典热销,专业出版人大呼意外。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田松青三年多前开始策划国学典藏系列丛书,“我看到网上有一些读者反映,希望读到古人对经典的注释和评说,读更原汁原味的古籍。

 2013 年左右,上海古籍出版社尝试推出了包括《论语》《诗经》《周易》等在内的首批图书,反响不错。此后逐年加大规模,如今已推出包括《牡丹亭》《桃花扇》《近思录》等在内的 60 种。这些过去摆在学者案头的读物,没有今人今译,竟几乎每种书都会重印,“每年每种书首印量在 4000 5000 册,但一年之内都会重版。”田松青透露,如果在过去,这类学术高端读物顶多印一两千册。

从经典原著寻传统文化之源

“没有《论语译注》,我就读不懂《论语》原文了,它与市面上很多随意给《论语》中某些字词作‘新解’的注本大不一样。阅读经典,选对注本太重要了。”这是一位读者在某网上书店留下的购书感言。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初版于 1958 年,以注释准确、译注平实著称,每章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译文流畅明白,不但给专业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线索,更便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论语》,因此在学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古文字学家张政烺曾撰文赞誉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和《孟子译注》为同类著作的典范。

中华书局编审崔文印认为,杨伯峻《论语译注》的最大特点,是译文和注释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众多的异说之中,为什么要选这一说而不选另一说,杨先生在注释中都作了说明,让人读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杨先生的译文尽最大努力使其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及其表述的内容,一丝一毫都不肯放过。”崔文印说。

当然,《论语译注》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名家注释与解读的版本。在某网络论坛上,“钱穆的《论语新解》和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哪本比较好”这一问题引来近百条回复。

其中一位回帖者总结了自己的阅读心得:“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以语言学的学术底蕴去读的;钱穆的《论语新解》是以纯正国学、传统的解经思路去读的;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融通佛学与道家,而对《论语》作了别样的阐述;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则从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体系管窥《论语》。这些书各有侧重。

不满足于解构过的经典,渴望深度阅读,渴望阅读原汁原味的古籍,已成为当下传统文化热中显现的新需求。对此,出版社的感受最敏锐,李忠良介绍,2006 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于丹的《论语心得》,销量达 500 余万册,促进了传统文化的普及。

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认为,2007 年前后曾出现一轮国学热,于丹、马未都、王立群、阎崇年登上《百家讲坛》,讲解历史和传统文化,重在阐释、普及,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时隔十年,情况有了很大不同,“现在的读者开始真正关注经典,这一轮国学热更扎实、更深刻,更贴近中华文化的本源”。

读国学经典要讲究主次顺序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谢琰也注意到,关于国学经典的网上学习,十多年前,不外乎在百度、谷歌搜搜,现在很多年轻人更喜欢上知乎进行讨论,“大家对传统文化专业性的追求越来越高,希望获得一些更地道的知识。

在知乎上,网友们针对《山海经》版本进行的讨论很热闹。一位网友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国学典藏版《山海经》尽管是简体横排,但带有全部的古注和郝懿行笺疏,是其他版本所不具备的。

自由撰稿人李天飞热爱古籍,眼见身边人读国学经典的同道人多起来,但也遇到不少“奇葩”,不少人要么读成了小文青,要么读成了老古董。“他们喜欢纳兰性德就拼命看,别的一概不看;喜欢《周易》就一头扎进去,别的一律看不起。

“非文史哲专业出身的普通读者,如何读国学经典?”“各种不同的注释版本该怎么选?”“系统学习国学应该按照怎样的先后顺序?”许多读者在怀有浓厚兴趣的同时,也对国学经典阅读存在很多困惑。

面对大家对经典的热闹阅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刘石很开心,“这说明传统文化在重新回归,这是好事。”不过他也提醒,所谓原典,永远是少数人在看,古典文学教授把《论语》和《孟子》一字不落全看完的也没几个,“作为普通大众,我并不提倡读原典,对他们而言,读有今人注释的文言文更现实。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认为,经典对所有人敞开,普通读者有阅读兴趣也可以去读原典。“国学实际就是本土学问、中国传统之学,经、史、子、集是其中的精华。非文史哲专业出身的普通读者可以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权威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来读,也许起初‘荒腔走板’,但只要始终保持兴趣,阅读和理解的能力会慢慢提升上去。”

李山说:“读古代经典,是吸收面向未来的精神营养,也是发掘数千年来支撑一个民族在艰辛中生存下来的精气和骨血。”他认为,人们对经典的阅读需求,也会促使读者、出版社、学界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推出更多忠实于经典文本、适合当代读者的作品。

谢琰建议,“读国学经典,不能乱读一气,最好不要一味追热点,要讲究由主到次的顺序。聂石樵先生就跟学生说过,要读正经正史。”他说,作为比较专业的读者,读国学经典要有等级、次第,否则容易走偏。

文字来源:

[1] 杨伯峻.论语译注(大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 杨伯峻.论语译注(典藏版·附论语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 豆瓣读书.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84599/.

[4] 路艳霞,李扬.《论语译注》缘何年销四十五万册[N].贵阳日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