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所学校...
返回到头条

高中生物学科特色活动:“稳态与平衡”主题教学实践与研究

12/10/2021 10:50:00 PM 阅读:6637次

供稿 | 安烨

审核 | 张玉


11月22日-12月8日,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中部生物学科组率先开展学科特色活动,各年级生物教师统一思想,共同围绕“稳态与平衡”这一生命观念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活动实践与研究。


高一年级在分子细胞层面上探讨稳态与平衡观。王文婷老师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课中从单元设计的视角出发,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科学方法,特别对课本演示实验—过氧化氢分解条件,探索出一套更适合分组实验的方法,效果显著,学生有了更加强烈的获得感。

樊蓉老师在《酶的特性》,基于人体消化的真实情境,进行科学问题的研究。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的设计过程,思维脉络清晰,理论推理和总结归纳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整堂课注重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体现了教师的指引作用,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功能。


高二年级老师以单元教学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单元的三课时,在群体层面上探讨种群数量和发展的稳态。吴宁老师的《种群数量特征》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看作一次宏大的生物实验,学生通过分析真实普查数据,深刻理解国家政策的制定是依靠详实的数据支持和统计分析得出的,体会科学的严谨性,激发社会责任感。

安烨老师在《种群数量的变化》课前带领学生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并以此真实的实验过程和数据作为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研究、预测种群数量变化,最终解决野生动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治和生产中的养殖策略等真实问题。学生在真实动手探究过程中提升了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周萌老师在《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中,通过人鼠对决何时休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鼠害,影响鼠害的因素到底是什么?根据真实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的训练。本课培养了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综合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的变成学生所需要的,能够提高他们核心素养的地方。


高三年级探讨机体的稳态与调节,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为目标导向设计单元课程。王晶老师带领学生以一个医生的角度从收集正确信息到正确诊断,学生了解了不同类型糖尿病的来龙去脉,从个体到细胞到分子水平的理解。做到了处理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教学层次的递进关系也很明确,从现象到本质,从个体水平到分子水平,学生的理解逐步深入。

杨东梅老师以肿瘤免疫的真实情境为教学背景,学生运用细胞免疫的已有知识,通过稳态与平衡观,推测出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当免疫平衡被打破出现免疫抑制就会导致肿瘤引发癌症。课堂教学活动多样,采用资料分析、模型构建等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学科核心素养素养。

王晨旭老师在课程《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中,选用怀沙河的水生动物多样性及其稳态这一真实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动物类科学实践作为教学素材,课上构建真实的食物链(网)模型和物质循环模型,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动物调查”、“鱼类多样性调查”、“富营养化治理”等科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及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感谢西城区研修学院的教研员赵京秋、毕诗秀、张国东、陈晓霞、杨涌和潘青,她们不辞辛苦多次来校听评课,对几位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给予指导和打磨,指出真实情境要贯穿课堂甚至是整个单元教学,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发展学生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注意课堂活动的多样化和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的问题链设计。通过本次学科活动,生物组全体老师在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对于生物课堂中真实情境的选择、资料整合和配套的活动设计将会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