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所学校...
返回到头条

《阿Q正传》发表一百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在阿Q诞生地召开

12/30/2021 3:43:00 PM 鲁迅书院 阅读:4338次

供稿:杨宗蓉

审核:吴静瑾

供图:贾轩                       

20211226日,由中国鲁迅研究会、北京鲁迅博物馆和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共同主办的《阿Q正传》发表一百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在阿Q诞生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八道湾鲁迅纪念馆隆重举行。

1921124日,在学生、编辑孙伏园的催生下,鲁迅酝酿几年的阿Q影像在《晨报副镌》问世了。之后,每周或隔周发表一章,到1922214日,历时两个月,共发表九章,结成传世名篇《阿Q正传》。此时,鲁迅先生居住于八道湾胡同11号。如今,八道湾胡同11号以八道湾鲁迅纪念馆的面貌保存于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中部的校园内。

图1.png

 图1.大会合影

开幕式上,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刘继忠校长表示“纪念馆就是最好的课堂,学生可以从这里感受到鲁迅的精神世界,学习先生的大爱、大德、大情怀。并期待得到各位专家、领导更多的关注、支持和帮助;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黄乔生致辞,他在之前为八道湾鲁迅纪念馆的主题“一座宅院,一所学校”命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灵魂”四个字,这个灵魂便是阿Q,它是一面镜子,让我们通过它照见自己的面容,照到自己的灵魂深处,让我们警醒,催我们自新。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董炳月追述了《阿Q正传》一百年的研究历史中归纳出四个核心问题:一,鲁迅为什么写、怎样写《阿Q正传》?二,Q是什么人?三,谁是阿Q?四,阿Q为什么是阿Q?这四个问题仍然是今天研究的主要问题。

图2.JPG

 图2.刘继忠校长致辞

图3.JPG

 图3:黄乔生馆长致辞
图4.JPG
 图4:董炳月研究员致辞

开幕式上崇贤馆李克经理将崇贤馆、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阿Q正传笺注》捐赠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鲁迅书院珍藏。董炳月先生也将他刚出版的鲁迅研究著作《撄心者说》捐赠给八道湾鲁迅纪念馆。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生原创先锋戏剧《阿Q与山羊》在开幕式上向与会专家学者汇报展演,获得了专家学者的好评,黄乔生馆长和董炳月会长点评肯定并提出多推出情境剧、课本剧的希望。

图5.JPG

 图5:李克先生捐赠孔燕书记接受捐赠

图6.JPG

 图6:董炳月先生捐赠朱建民校长接受捐赠


图7.JPG

 图7:阿Q与山羊剧组和领导合影


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围绕“《阿Q正传》在中国与世界的影响”总议题展开讨论。学术研讨会由主题发言和分组讨论两部分组成。

主题发言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会秘书长李哲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梦阳先生做了《读懂阿Q才能理解鲁迅》的主题发言,他指出《阿Q正传》旨在讲述人与世界、与自己打交道的方法,是反面教导中国人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赵京华教授做了“《阿Q正传》在日本的传播”的主题发言,从《阿Q正传》在日本的翻译到戏剧改编及学界的三种评价等角度梳理了在民族框架之下同步共振的历史节点阿Q在日本的传播史;首都师范大学王家平教授做了《美国汉学界对中国国民性问题的研究》的发言,他从林毓生、刘禾、白培德、温迪拉尔森等代表人物的观点入手梳理了美国汉学界对中国人性格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杨剑龙教授做了“写出人性的普遍的弱点——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插图研究”的主题发言,从副文本的角度研究了《阿Q正传》的价值和影响;绍兴文理学院曹禧修教授做了“《阿Q正传·序》与鲁迅作品不可或缺的阅读进路”的主题发言,从阅读方法的角度阐释读者从看客的角度抽离,将自己融入到阿Q的境地去阅读去反思;北京市三里屯一中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毕于阳做了“引领学生在鲁迅作品中多走几个来回——以《阿Q正传》的教学为例 ”的主题发言,他回顾了自己从1982年开始从教以来对《阿Q正传》教学的经验体会,通过办手抄报、学生阅读作品集、校本课程的大胆探索等角度尤其给中学一线教师以深刻的启发。

图8.jpg

 图8:张梦阳先生发言
图9.jpg
 图9:赵京华教授发言
图10.jpg
图10:曹禧修教授发言
图11.jpg
图11:毕于阳老师发言


当天下午围绕“《阿Q正传》在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总议题,展开了四组的小组讨论,概括起来有史料学研究、细读文本、一线教学、影响研究四个方面。有来自国内外的二十六位专家、学者、学生发言。首都师范大学王家平教授、孟庆澍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刘春勇教授、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八道湾鲁迅纪念馆特聘专家荣挺进老师分别主持了下午四组分组讨论。参加分组讨论发言的,既有来自各大高校、研究院所和文博机构的鲁迅研究界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在中学长期执教鲁迅课程的一线教师,既有研究鲁迅数十载的资深教授,也有初出茅庐,令前辈学者眼前一亮的大学生和中学生,年龄跨度大约一个甲子,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二学生侯欣媛是本次会议年龄最小的主报告人,她的论文题目是《鲁迅在日本影响的开端》。侯欣媛同学初一就加入了学校立人讲研团,从积极分子到中流砥柱到核心团长,八道湾鲁迅纪念馆见证了侯欣媛的一步步的成长。两年多的爱罗先珂研究,她从最基础最琐碎的史料梳理开始,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能够登上高规格学术研讨的讲台,向整个鲁迅研究界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图12.jpg

 图12:王家平教授主持
图13.jpg
 图13:刘春勇教授主持
图14.jpg
 图14:荣挺进专家主持
图15.jpg
 图15:孟庆澍教授主持
图16.jpg
 图16:我校高二学生侯欣媛做发言

学术研讨会内容丰富,参会人员跨越海内外,思想碰撞,热烈异常。大会最后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姜异新主任总结发言。姜主任回顾今年所召开的鲁迅研讨会,并就全天的会议内容归纳,最后,希望每个人在经典中,揽阿Q这面镜子勤拂拭,勇自省,做一个清醒、幸福的人。

图17.jpg

 图17:北京鲁迅博物馆姜异新主任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