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学生在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主办的 “遇见北京冬奥”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佳绩
2022年4月21日,由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和《东方少年》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遇见北京冬奥”主题征文活动结果揭晓,我校学生作品从来自全国的500多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共有19名学生获奖,其中金星奖7项,银星奖8项,铜星奖4项。
“人生有限,阅读无限”读书分享活动
2022年4月14日,高二(10)班语文教师刘伟老师携吴依然、魏子涵两名学生在鲁迅书院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人生有限,阅读无限”的真诚、有感染力的阅读分享会。为了迎接第27个世界图书日,学校鲁迅书院于4月12日开启第二届鲁迅文化周,本次阅读分享会是其中的第三场活动。
“朗诵、朗读、读后感作品展示活动”第五期 | 朗诵作品《我爱这土地》
本期朗诵者,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国际部高中语文教师陈晨。这段音频的内容为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节奏,在危机时刻,在党的领导下,各方众志成城、共渡难关,让我更加深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故朗读此首诗歌。
“朗诵、朗读、读后感作品展示活动”第四期 | 朗读作品《让我留在你身边》
本期的朗读者刘欣欣,来自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三FAP班。这段音频内容节选自张嘉佳的《让我留在你身边》。这本书是作者从他的金毛狗狗女儿梅茜的视角出发,描述关于时间与距离、拥有与逝去的一个个暖心小故事,也是一份汪星人送给地球人的温暖礼物。
“朗诵、朗读、读后感作品展示活动”第三期 | 朗诵作品《中国话》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凤姐在《红楼梦》第一次出场时的场景。我也想让老师们在播放视频时先不看内容,仅听声音,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过作为朗诵者的我也会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传达情感。 每个人的音色都有所不同,不同的人读起来亦会有不同的韵味,而我的音色方能显示出我的特点。我很喜欢朗诵时候的感觉,就仿佛我和作者的灵魂已经融为一体,也能将我的情感在诵出的那一刻倾注在每个字眼儿上。我选择的诵读内容是选自吴筱峰的《中国话》,这首诗情感饱满,能把我对祖国的爱,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
“朗诵、朗读、读后感作品展示活动”第二期 | 朗读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喜欢把令我有感触的事情,或者心里的情感,抑或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有时我会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一些我喜欢的诗作和文章上。《三国志》中曾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深以为然,只要多读,诗中的情感就能慢慢浮现。有时在深情朗读的时候,感觉我的灵魂和作者的灵魂碰撞了;诗中的一些词句亦触动了我灵魂的一隅,使我沉迷于这种学习的方式。
“朗诵、朗读、读后感作品展示活动”第一期 | 朗诵作品《青春中国》
今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社会各界携手抗击新冠疫情以及疫情后的复工复产工作,学校师生居家工作学习期间,学校语文组和鲁迅书院共同发起“世界读书日,朗诵、朗读、读后感展示活动”。我们将在学校网站平台上分期发布参展作品。本期带来学校项目学部初二9班卢峙宇同学的朗诵作品《青春中国》。
《北京市中小学馆藏工具书应用指南》研讨会在北京三十五中召开
2019年5月22日早上九点,《北京市中小学馆藏工具书应用指南》研讨会在北京三十五中召开。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杜艳处长,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王海明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李晓娟书记,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李德龙馆长,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王硕副馆长,北京市教育装备中心柴旭津副主任,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王运淼副校长,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黄鹏副校长以及商务印书馆、北京市东城区装备中心、北京市景山中学、中文在线等单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鲁迅书院2019年第1期新书通报
尊敬的各位老师: 近期,鲁迅书院加工完成了一批新书,共852种,890册,欢迎广大师生前往借阅阅览。 本次上架的新书包括田红、王慧丽、周萌、霍海双老师向鲁迅书院推荐的图书,以及书院根据新华书店新书目录挑选出的适合高中图书馆馆藏的图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