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 高一校本课程介绍
- 建筑赏析(全学期)
- MEV机动电能赛车的设计制作与竞赛(3学段)
- 物理实验探究与拓展(全学期)
- 生活中的物理之电子技术(3、4学段)
- 高一数学优秀生培养(全学期)
- 你不知道的数学游戏(3、4学段)
- 医生的第三只眼——医学影像设备(3、4学段)
- 生物学PLUS(改版)(3、4学段)
- 探秘飞行(3学段)
- 化学实验基础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3学段)
- Scratch动画创意设计(3、4学段)
- 虚拟现实—开启现实与梦想之门(3、4学段)
- 书法欣赏与创作(3、4学段)
- 3D打印与产品创新设计(全学期)
- 微电影的拍摄与制作(3、4学段)
- 走进红楼梦(3、4学段)
- 诗境浅说(3学段)
- 文言文常见虚词与特殊句式梳理与练习(3、4学段)
- 乒乓球(全学期)
- 学会学习—学习的方法和攻略(全学期)
- 社会心理学(全学期)
- 战争与和平(3、4学段)
- 印象北京(3、4学段)
- 家里的鲁迅(3、4学段)
- 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四库全书》知识学习(3、4学段)
- 创新与专利(3、4学段)
- 大中东行纪(全学期)
- 传统文化寻踪(全学期)
- 电影艺术赏析与影评撰写(全学期)
- 高二校本课程介绍
高一校本课程介绍
- 建筑赏析(全学期)
- MEV机动电能赛车的设计制作与竞赛(3学段)
- 物理实验探究与拓展(全学期)
- 生活中的物理之电子技术(3、4学段)
- 高一数学优秀生培养(全学期)
- 你不知道的数学游戏(3、4学段)
- 医生的第三只眼——医学影像设备(3、4学段)
- 生物学PLUS(改版)(3、4学段)
- 探秘飞行(3学段)
- 化学实验基础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3学段)
- Scratch动画创意设计(3、4学段)
- 虚拟现实—开启现实与梦想之门(3、4学段)
- 书法欣赏与创作(3、4学段)
- 3D打印与产品创新设计(全学期)
- 微电影的拍摄与制作(3、4学段)
- 走进红楼梦(3、4学段)
- 诗境浅说(3学段)
- 文言文常见虚词与特殊句式梳理与练习(3、4学段)
- 乒乓球(全学期)
- 学会学习—学习的方法和攻略(全学期)
- 社会心理学(全学期)
- 战争与和平(3、4学段)
- 印象北京(3、4学段)
- 家里的鲁迅(3、4学段)
- 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四库全书》知识学习(3、4学段)
- 创新与专利(3、4学段)
- 大中东行纪(全学期)
- 传统文化寻踪(全学期)
- 电影艺术赏析与影评撰写(全学期)
家里的鲁迅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 家里的鲁迅 | 课程领域 | 社会与人文 | ||||||
总课时 | 14课时 | 适用年级 | 适用于高一年级 | ||||||
开设学段 | 3、4 | 招生人数 | 10-16 | ||||||
开始时段 | 高一教师填写:2 | ||||||||
教室要求 | 无 | ||||||||
授课教师 | 姓名 | 荣挺进 | 教育信条 | 每一堂课都让学生有收获,即便只有一点。 | |||||
性别 | 男 | ||||||||
手机号 | 13691190668 | ||||||||
有关教学经验 | 1989-2002年,四川、重庆十年高校中文系执教,北京师范大学攻读中国现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学位,鲁迅为毕业论文题目(论鲁迅“几乎无事的悲剧”等)、新文学课程讲授重点及大学选修课内容(鲁迅野草解读); 2002-2012年,北京十年出版机构编辑工作,编辑出版《鲁迅是谁》《鲁迅家庭大相簿》等书; 2012至今,六年在鲁迅文化基金会从事鲁迅文化论坛、鲁迅对话文化大师等活动策划。 熟悉鲁迅作品,对鲁迅生活、性格和著作情有独钟;已在本校和北京市西城区万寿公园社区开设过鲁迅系列讲座。 | ||||||||
课程简介 | 本课程立足于鲁迅家庭生活,以传统孝礼文化为参照,结合鲁迅相关作品和回忆鲁迅资料,讲述鲁迅及其家人(本课侧重父母、弟兄和父子三维)之间的关系。 | ||||||||
课程目标 | 1、结合1919年7月至1923年8月鲁迅在八道湾十一号的日常生活,上溯至绍兴的童年、青年时期,下延至上海的晚年境况,讲述鲁迅在家里的言行、交往; 2、对照传统孝礼文化对家庭伦理关系的规范及要求,以及学生自己的家庭生活经验,辨析鲁迅在言论和行为两方面的表达及表现; 3、结合鲁迅作品,讲解鲁迅生活与创作的关系,使学生切实感受文化、社会和历史给予人的影响,理解以及社会、历史与时俱进的改变,认识鲁迅“立人”思想的内涵。
| ||||||||
课程地图 | 课程内容 | 教学方式 | 学生学习成果 | ||||||
1、摸底学生阅读和了解鲁迅的途径及程度、对八道湾十一号的认知;进行学生分组登记。 2、介绍三十五中图书馆库存鲁迅作品及鲁迅研究资料情况,介绍课程的设置与要求,指导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书店、网络查找和阅读指定鲁迅作品篇目、鲁迅传记资料书目
| 问卷+讲授 | 答卷+阅读书目 | |||||||
1、讲述鲁迅与其祖父母、父母相处的基本情况; 2、结合指定书目里传统孝礼文化的有关论述和鲁迅作品阅读,组织小组讨论,对照自己及社会见闻,评价“鲁迅是不是孝子?”
| 讲授+讨论 | 听课笔记+讨论记录 | |||||||
1、讲述鲁迅与两个弟弟相处情况,介绍八道湾十一号“文学合作社”的成绩; 2、结合指定书目及电影有关兄弟情谊的论述,组织小组讨论:如何理解“兄弟如手足”?
| 参观+讲授 (可带领学生参观八道湾十一号、现场教学) | 参观笔记+讨论记录 | |||||||
1、讲述鲁迅与二弟从友好到交恶的情况,辨析八道湾十一号“兄弟失和”事件的真伪及其影响; 2、组织小组讨论鲁迅《颓败线的颤动》:是恩怨分明还是以德报怨?
| 参观+讲授 (可带领学生参观八道湾十一号、现场教学) | 听课笔记+讨论记录 | |||||||
1、讲述作为父亲的鲁迅和儿子相处的情况; 2、调动学生的经验,回顾网络豆瓣小组的话题,小组讨论“父母皆祸害吗?”
| 讲授+讨论 | 图片展览+讨论笔记 | |||||||
1、研读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篇,介绍鲁迅“救救孩子”的由来,从 “被救救”的角度,悬想“我们怎样做父亲/母亲?” 2、布置本课作业:学习“家里的鲁迅”有感。
| 讨论+指导 | 研读笔记+结业作文 | |||||||
学生成绩评价方案 | 板块 | 评价内容 | 评价方式 | 分值 | |||||
过程性评价方案 | 考勤 | 全勤(15)迟到(-1/次)、早退(-1/次)、病假(不减)、旷课(-2/次) | 15分 | ||||||
课堂表现(发言、小组合作等) | 发言情况:包括次数、语言表达流利、内容切实、观点明晰。 小组合作情况:包括个人参与度、小组表现 | 35分 | |||||||
学习成果(随堂测试、汇报、作品阶段性成果……) | 以听课笔记和讨论记录查验为阶段性成果,可包括准备情况、记录内容,具备完整性、条理性和独到性 | 50分 | |||||||
终结性评价方案 | 考试、论文、项目作品演讲汇报……(根据情况设置) | 以结业作文为依据,可包括观念清晰、作文完整,含阅读思考、个人体验、生活观察等内容 | 100分 | ||||||
…… | |||||||||
备注 | 选课同学请注意: 1.阅读过教材篇目以外的鲁迅作品或传记资料! 2.你还有童心吗? |